在2025年經營所得匯算清繳期內,我國稅務部門已累計為17萬余名涉及“反向開票”政策的納稅人及時辦結退稅手續,輔導3萬余名自然人辦結補稅業務,補稅辦理率超過99.5%。這是國家稅務總局今天公布的“反向開票”政策實施以來取得的系列成效。
所謂“反向開票”,即發票的開具流程與常規流程相反,由購買方(付款方)向銷售方(收款方)開具發票。自去年4月29日起,我國開始實施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反向開票”政策。根據規定,自然人出售者應當在“反向開票”的次年3月31日前,自行辦理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匯算清繳。
為方便自然人報廢產品出售者辦理個稅經營所得匯算,稅務機關提供了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納稅人可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站,點擊“我要辦稅-稅費申報-其他生產經營所得(B表)”進行辦理,也可就近到常居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辦理。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經濟學院教授陳斌開指出,“反向開票”個稅經營所得匯算清繳的深層意義,不僅在于用技術手段降低辦稅成本,更在于通過透明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服務,重構征納互信關系。“如此一來,納稅人既能便捷享受‘政策紅包’的喜悅,又能在清晰的規則指引下自覺履行納稅義務。”他說。
在資源回收行業,銷售方一般為自然人,以往多采用“不帶票銷售”的方式將報廢產品銷售給資源回收企業,這導致企業缺少“第一張票”,既無法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也難以獲取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成本費用的憑據,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制約了行業發展,且部分自然人存在不規范開票和納稅等問題,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
“反向開票”政策則有效打通了上述堵點。以福建寧德為例,2024年,寧德鼎信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福建青拓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累計向3000余名自然人開具“反向發票”。國家稅務總局寧德市稅務局副局長盧澤燕介紹,目前,寧德市相關部門已經建立“系統篩查-短信覆蓋-電話跟蹤”的“三階段精準推送”機制,開展三輪次短信提醒,實現了提醒覆蓋率達100%。
玖龍紙業(泉州)有限公司是“反向開票”政策的首批受益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張茵表示:“在‘反向開票’政策的支持下,公司業務發生后的開票流程變得流暢起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解決了傳統開票模式下銷售方開票難、開票慢等問題,而且有稅務部門的政策背書,客戶也多了份信任,為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反向開票”機制既有利于引導合規經營,也有利于保障納稅人合法權益。通過“反向開票”機制,納稅人在自覺補稅中強化了責任意識,稅務部門在為納稅人依法辦理退稅時也讓資金反哺生產,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