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體檢”費用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會計業務,一般情況下,職工體檢很難開具企業抬頭發票,但這并不代表職工的體檢費用不能入賬,稅前扣除。職工體檢費用是否能夠入賬,是否按那個科目入賬,需要根據“職工體檢”的具體情況來判斷一:
判斷標準一:企業強制要求的,屬于與企業經營有關,不屬于職工福利。
“職工福利”最大的特點是享受的職工可以自主選擇享受福利還是放棄福利。如果有一項“福利”是強制職工享受,職工沒有放棄的權力,則這個福利,不屬于會計上的“職工福利”范疇。最典型的例子是職工入職體檢,很多企業入職前需要職工提供體檢報告,該體檢費用由公司繳納,職工沒有放棄的權力,是企業強制要求的,所以“入職體檢”不屬于職工福利。而是屬于與企業經營有關的。
除去入職體檢外,職業病防治體檢、職業健康體檢(辦理健康證)、特殊行業定期檢查等都屬于企業經營有關,屬于工作要求必須做的體檢,視作企業經營支出的一部分。應當在支出時,計入當期成本或費用。具體分錄如下:
1、健康證辦理、職業病防治等有勞保性質的體檢
借:管理費用——勞動保護費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如有的話)
貸:銀行存款
2、入職體檢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招聘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ps:入職體檢不屬于勞保費用,設置招聘成本明細科目的企業,應當把入職體檢計入招聘成本,沒有設置招聘成本科目的企業,計入辦公費。
3、稅務上的處理
①、增值稅:該體檢費用如果有增值稅專票(免稅發票無增值稅)增值稅額可作為進項稅抵扣銷項稅。
②、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可全額扣除,沒有扣除限制。
③、個人所得稅。不屬于個人支出,不需要合并工資,也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判斷標準二:職工可以選擇是否體檢,體檢結果不影響工作的屬于“職工福利”。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非普遍型的職工體檢,如某公司高管每年進行一次全面體檢,某企業法人、股東享受定期體檢報銷。這些都屬于典型的職工福利。除特殊工種外,這些非全體職工享受的體檢,一般都屬于職工福利。當然普惠型的體檢,也有可能是職工福利。如,某企業為了關愛職工,定期為職工做癌癥篩查。盡管該體檢全體職工可享受,但體檢結果與工作無關,也不是企業經營必須的,所以應當計入職工福利,分錄如下:
1、報銷體檢費用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等
2、計提職工福利
借: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3、稅務上的處理
①、增值稅:無論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都不能抵扣進項稅。
②、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可以稅前扣除,但收到工資總額14%的扣除限制。
③、個人所得稅。屬于發放到個人手中的職工福利,需要合并入工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體檢費用常見問題一:入職體檢沒過,但企業需要負擔的體檢費能入賬嗎
由于公立醫院體檢費,在沒有簽約的情況下,只能開具個人抬頭的發票。盡管只要是企業應負擔的費用,理論上稅前扣除都沒有問題。但非本企業職工的體檢費用,還是有被認定業務招待費的可能性,需要會計能夠保留“offer letter”作為入賬憑證之一,該職工的體檢報告,也應當復印一份保留。(不過張章還是勸大家,盡量不要這樣報銷,盡管法理上報銷沒有問題,但畢竟有被查稅風險,萬一查到其他地方.....)
體檢費用常見問題二:高管與股東的體檢費用能稅前扣除嗎?
有些企業,為了保持管理團隊穩定,每年都會給管理團隊做全面體檢。這種體檢一定不屬于與工作有關的體檢,而是職工福利。有些體檢價格也會很高,但只要入職工福利,可以按職工福利的標準進行稅前扣除,個稅也按照發放到個人手中的職工福利計算個稅(與工資合并計稅),沒有稅務風險。
體檢費用常見問題三:企業報銷職工親屬的體檢費能入賬嗎?
不能入賬。會計們也不要做這么傻的事情,即使是職工福利,你也找不到合規的入賬憑證。不如將報銷的現金以工資形式發放到職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