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前授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綱要主要闡明了國家戰略意圖,明確經濟社會發展宏偉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綱要共二十篇八十章,其中,第十五章對加快財稅體制改革作出部署。
第十五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圍繞解決中央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完善地方稅體系、增強地方發展能力、減輕企業負擔等關鍵性問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財稅制度。
第一節 確立合理有序的財力格局
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結合稅制改革,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完善增值稅劃分辦法。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規范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完善資金分配辦法,提高財政轉移支付透明度。健全省以下財力分配機制。
第二節 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協調機制。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統籌力度,完善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制度。實施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加強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的銜接。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建立政府資產報告制度,深化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規范的政府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機制。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和財政庫底目標余額管理制度。擴大預算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
第三節 改革和完善稅費制度
按照優化稅制結構、穩定宏觀稅負、推進依法治稅的要求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現代稅收制度,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全面完成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建立規范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完善消費稅制度。實施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逐步擴大征稅范圍。清理規范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開征環境保護稅。完善地方稅體系,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完善關稅制度。加快推進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建立科學規范、依法有據、公開透明的非稅收入管理制度。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完善稅收征管方式,提高稅收征管效能。推行電子發票。
第四節 完善財政可持續發展機制
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修正不可持續的支出政策,調整無效和低效支出,騰退重復和錯位支出。建立庫款管理與轉移支付資金調度掛鉤機制。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產品提供,使財政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將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確保財政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