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视频|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欧美在成人精品|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美女免费高清视频黄是免费-网影控站

★   熱門推薦
★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返回上一層

營改增最后一棒!看看專家怎么說

 日期:2016-03-09 09:40:12 人氣:57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從5月1日起,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并確保營改增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講到這些內容時,人民大會堂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這意味著,已經推行4年的營改增試點,將于“十三五”開局之年收官。財政部部長樓繼偉3月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即將納入營改增范圍的四大行業大致有納稅人960萬戶,對應的營業稅達1.9萬億元,占原營業稅總收入約80%。

  

  營改增全面推開的靴子終于落地,此前因經濟下行等原因而放慢腳步的營改增即將跑完最后一公里。如何跑完這關鍵的最后一棒?專家們的觀點很有分量。

  

如何消化營改增帶來的減稅?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撰文提出,應該預見到營改增帶來的減稅將具有多重連鎖反應。這些連鎖反應初步歸納主要有如下兩點:

  

  第一,認識上把減稅視為營改增的根本目的。把握營改增的根本目的事關如何界定增值稅的價值并評價增值稅改革。把減稅看作其根本目的等于把減稅多少視為評價增值稅改革成效大小的唯一標準。淺層次看,這一觀點有道理,但從增值稅的基本價值和中國稅制改革的目標來看,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實施營改增最終目標是實現所有產業貨物和勞務稅稅制的統一,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進而做到公平課稅,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長期制度保障。

  

  第二,如何消化減稅。2016年赤字率提升至3%、赤字增加5600億元以應對財政支出剛性需求擴張。2016年,營改增擴大試點范圍要減稅數千億元。如何平衡這種減稅與巨額增支之間的關系呢?理論上講,繼續擴大赤字規模是可選的應對之策,然而必須看到,彌補赤字靠發債,但發債要還,發債空間有限度,硬性突破限度要承擔多種經濟風險。歐洲國家近年來政府債務危機引發的多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動蕩是活生生的警示案例。顯然,在熱烈鼓掌歡迎減稅的同時,還要思考如何消化減稅。

  

  應對減稅帶來的問題有兩大措施:一是消化減稅不能單純靠擴張赤字,要多條腿走路。其中至為關鍵的是通過穩增長確保財政收入正常增長。二是加強支出管理。壓縮低效支出,砍掉違規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營改增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可以對半分享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施文潑撰文談到,營業稅完全并入增值稅后,為了保證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不至于出現大的下滑,需要對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做一調整。一個較為公平且雙方都能接受的調整思路是,以營改增之前中央和地方的兩稅收入為依據,計算出新的增值稅分享比例。以2014年為例,國內增值稅和營業稅收入共計48637.09億元,其中,中央收入為21171.97億元,地方收入為27465.12億元。據此測算,未來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可定為44∶56,或者取整定為50∶50。

  

  增值稅收入分享機制的改革,如果只調整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會進一步放大現行增值稅基于“生產地原則”的分享機制的弊端。因此,還需要對地區間分享機制,即地方分享部分如何在各地區之間分配做一深度調整。最理想的做法是從增值稅的稅收機理出發,將分享機制的基礎由“生產地原則”改為“消費地原則”。一個更合意的增值稅地區間分享機制,應該綜合考慮各地區產業發展、消費支出、人口規模等因素,通過統一的分配公式進行測算,據此結果進行地區間分配。

  

減稅、增支,如何控制財政風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撰文講到,在財政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財政收支差額迅速擴大的情況下,全面推開營改增導致的較大規模減稅勢必進一步擴大財政收支缺口。需要對營改增的減稅效應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配套措施,處理好減稅、增支和控制財政風險的關系,在優化稅制結構的同時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的雙重目標。

  

  應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全面推開營改增可能帶來的減收壓力。下一步,營改增的減稅主要體現在不動產投資納入抵扣鏈條后帶來的抵扣增加,要兼顧減稅作為穩增長措施發揮的作用和財政承受能力,可以采取不動產投資在一定期限內,如5年或10年內分期抵扣的措施。分期抵扣對投資決策的影響相對較小,但能夠大大增強財政的承受能力。此外,從短期看,在支出總量無法下降、經濟下行對收入的沖擊持續加大的情況下,營改增帶來的減收及財政收支缺口的擴大,應主要通過適度擴大赤字規模而不是一味強調加強稅收征管來解決。從中長期看,應加快推進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環境資源稅費和消費稅等改革,在穩定稅負的同時實現稅制結構的優化。

  

增值稅本身需要改革和完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倪紅日撰文指出,全面推進營改增應充分考慮新的經濟形態和現實中的復雜情況。一是經濟數據化和全球化趨勢帶來了微觀機制和商業組織模式的變化,這可能促使稅收制度需要創新性變革,完善增值稅鏈條的改革,從長遠和更深層次思考稅制的完善和發展。二是尚未進行營改增的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的情況較為復雜和特殊,不僅需要從減稅政策考慮,還要力爭與稅收制度建設統一考慮。三是選擇調整中央和地方的增值稅分成來替代地方稅收的主體稅種,雖然能夠暫時性解決營改增引起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制度變化帶來的負向作用,但也可能會造成地方政府涵養稅源的積極性降低。

  

  建議下一步營改增考慮以下幾點:推進營改增,要完善增值稅模式;統一考慮、推進建筑業、房地產業的營業稅和房地產稅,逐步降低經營和流通環節稅收,完善保有環節的房地產稅收;從國際視野出發,對金融業的增值稅作專門的稅制安排:以所得稅為主,對收費類金融活動征收增值稅,這項改革務必與金融改革協調推進。


    本文網址://zhidianyidong.cn/show.asp?id=322
    版權所有:山東信澤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2015 zhidianyid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信澤稅務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營業執照公示

     

    在線QQ

    在線留言

    實時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