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的多項涉稅內容引發了參會代表委員的熱烈討論。
來北京參會前,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贛州市市長冷新生心中有幾個顧慮,比如“企業負擔是否會加重”“民生投入是否會減少”。3月5日上午,聽完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后,冷新生“心里有底了”。報告中所說的“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讓他印象深刻,“也讓我們今年的工作有了底氣和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恰逢其時。”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科技廳廳長郭躍進向記者表示,當前,國內外市場需求不旺,人工等相關的成本又都在增加,確實有不少企業面臨發展困境,因此政府有必要在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通過增加財政赤字,幫助企業再松綁、再降負,讓企業能夠緩過氣來,恢復并增強投資能力和創新能力。郭躍進建議,將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與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或投入強度掛鉤,以此進一步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孫曉華表示,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貸款難和稅費負擔重的問題,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增加財政赤字,進一步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這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能夠有效幫助中小微企業克服困難、輕裝前行。
“好政策落實還需要好宣傳。”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工商總局原副局長鐘攸平表示,要通過各種形式和媒介廣而告之,讓中小微企業“盡知盡享”。他認為,相關政策宣傳到位有兩個好處,一是讓企業知道自己能夠享受這個政策,二是倒逼政府部門落實這些政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對“雙創”的支持,其中不乏稅收優惠的表述。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全國人大代表、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創新是第一生產力”,并有個稅、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扶持,這對他而言是莫大的鼓舞。未來,企業將在智能識別等方面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力度,進一步鞏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反復提到的供給側改革,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永慶表示,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是創新驅動,目前,稅收在服務供給側改革、鼓勵企業創新方面已經發揮了很好的杠桿作用。“我更關心增值稅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調整問題,希望中央能夠合理地研究確定具體的比例,這項調整不僅會影響中央和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同時,地方稅收的‘指揮棒’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地企業的發展,進而對供給側改革產生影響。”王永慶說。